108年9月 蚵仔ô-á

108年9月
蚵仔ô-á
蚵仔即牡蠣。我們常在夜市淺嘗牠的滋味,卻未曾深究牠那簡單而不凡的身世。
最初, 牠是滄海一粟, 隨著海流浮游飄盪,直到遇見應許之地,便停在那裡度過餘生。牠長出雙殼保護自己,終日濾水攝食,這就是生活的全部。如此簡單的生物,竟是無數人家的經濟命脈--西南沿海的居民勤編蚵串放入海中為牠造屋;庄頭的蚵殼山清了又堆,都是在地家戶日以繼夜的成果。蚵農給予蚵仔安身立命之處,蚵仔也支撐著養蚵人家的生計。
送至市場作為食材, 蚵仔可以很平民,只要銅板價就能嘗鮮兼飽食;牠也可以很高雅,在異國餐廳的擺盤上閃耀光芒。蚵仔煎、蚵嗲、蚵仔麵線貫串臺灣飲食史;生蠔、煙燻牡蠣則跨越了國界。日常與奢華、地域廣闊與歷史縱深,完整了蚵仔的世界版圖。
目錄摘要
Cover Story
識蚵仔|蚵仔、蠔、牡蠣,原是同門師兄妹
識蚵仔|蚵蚵豆知識
蚵與海的距離|青蚵嫂的百年養殖風華
耕海養蚵三部曲|拜請蚵神的海賭求生
盤商甘苦談| 48小時,蚵仔的產地市場之旅
食蚵小攤|小吃攤裡的蚵啊
食蚵行腳|吃牡蠣認識大洋大河
蚵酒對談|用蚵仔釀酒,以酒說土地的故事
廚房通訊
識蚵仔|蚵仔、蠔、牡蠣,原是同門師兄妹
識蚵仔|蚵蚵豆知識
蚵與海的距離|青蚵嫂的百年養殖風華
耕海養蚵三部曲|拜請蚵神的海賭求生
盤商甘苦談| 48小時,蚵仔的產地市場之旅
食蚵小攤|小吃攤裡的蚵啊
食蚵行腳|吃牡蠣認識大洋大河
蚵酒對談|用蚵仔釀酒,以酒說土地的故事
大地餵養
時與光|南洋懷土
野雜學|墾荒
農婦心底話|你不必做得又快又好
行舟地|城市和曠野,於此相遇
雜糧小學堂|麥香遠播,本土小麥復興之路
小村畫誌|坐著軍卡的婚禮